讓“花燈”再舞一會兒!
天凝地閉,歲暮天寒的四九天,是北方冬季最寒冷的時節(jié),然而,灑河橋鎮(zhèn)的花燈舞彩排現(xiàn)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。
灑河三村的姑娘媳婦小伙子們,每人拿著兩個花盆,浩浩蕩蕩三十幾人組成了一支龐大的“跑花燈”隊伍,賣力表演著編花寨、四面斗、卷華山、龍擺尾等十二三場花樣,讓花燈舞表演深深地烙印在現(xiàn)場觀眾每個人的心中。
每一個栩栩如生的花燈,每一場紛繁奪目的表演,背后都是傳承匠人們用心用情地付出與汗水。
“每年春節(jié)前,我都會準備好制作花燈上花卉的材料,再叫上村里的老姐妹們一起趕制花卉,有牡丹、梨花、梅花、栗花等各種樣式,做完后再粘貼在花盆上。演出用的每一個花燈都需要我們仔細制作、精挑細選,一般耗時半個多月才能做完?!敝魝鞒腥藙⒂癍h(huán)說。
“跑燈”的晚上,表演者們會在花燈的燈座點上蠟燭,花束的模樣被映照出來。表演者們手持著花燈,訓練有素地變換著隊形,靈巧地步伐將各種轉場表演地出神入化,猶如踏入一片百花爭艷的繽紛絢麗之地。
多年以來,灑河橋花燈舞曾代表灑河橋鎮(zhèn)多次參加各級文藝匯演,這種集結了繪畫、造型、配色、漂染等眾多手工技藝于一身,再加之紛繁奪目的色彩和燈光、飽含活力的舞蹈的民間瑰寶,于2013年成功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如今依舊持續(xù)綻放魅力。
為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(fā)光彩,將非遺文化傳承和課堂教育相結合,讓校園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場所,灑河橋鎮(zhèn)攜手遷西縣第一實驗小學舉辦“灑河花燈進校園,非遺文化共傳承”實踐活動。
實踐活動不僅邀請到非遺傳承人劉玉環(huán)手把手教同學們制作花燈,“花燈藝術小組”的老師們還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,把非遺文化融入藝術課程,創(chuàng)新編排了更適合小學生的花燈舞,透過搖曳多姿的花燈舞,也在學生們心中種下了喜愛民俗文化的種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