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山莊村:村干部“變身”銷售員 26噸滯銷紅椿快速售完
春暖花開,備受消費者青睞的三屯營鎮(zhèn)至山莊村紅香椿又到了采摘的時節(jié)。然而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一度供不應求的“紅椿芽”卻陷入滯銷狀態(tài)。“村民有難處,支部來解決!”面對憂心忡忡的村民,村黨支部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理念,迅速果斷采取應對措施,成功解決了近26噸紅香椿銷售問題。
至山莊村種植香椿已有多年歷史,受地貌、土質(zhì)、光照、氣候等條件影響,村里的紅香椿香味濃郁、脆嫩鮮美,遠近聞名,供不應求。2009年,村黨支部組織成立了景忠山香椿專業(yè)合作社,帶領(lǐng)村民走上了香椿專業(yè)化、產(chǎn)業(yè)化、品牌化發(fā)展之路。經(jīng)過多年努力,合作社一步步打響了“紅貢椿”品牌,市場擴展至北京、華北和東北等多個地區(qū),入社村民達全村人口的85%。
香椿時令性很強,尤其是頭茬香椿不僅品質(zhì)更優(yōu),價格也賣得最高。4月下旬,正是頭茬紅香椿盛產(chǎn)期,如果不能及時采摘售出,將會給全村百姓造成巨大經(jīng)濟損失。望著滿山的香椿,村黨支部書記王賀剛下定決心,“一定不讓村民望‘椿’興嘆,想方設法也要把香椿賣出去!”他迅速組織村“兩委”干部行動起來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香椿推銷,一場銷售攻堅戰(zhàn)就此拉開了帷幕。
在村黨支部的號召下,村“兩委”干部甘當群眾的服務員,一方面犧牲個人休息時間,適時到基地幫助村民采摘、過秤、裝袋;另一方面采取線上線下同步推銷的方式,竭盡全力銷售香椿。在線上,他們變身主播,通過多個線上平臺進行推銷;在線下,他們變身銷售員,開著私家車,進行無接觸配送,點對點把香椿送到消費者手中。
在村“兩委”的鼎力幫助下,村民手中的紅香椿銷售一空,臉上的愁容一掃而光,“感謝村‘兩委’干部幫我們解決了香椿滯銷難題。有這樣一心為民著想的干部在,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不怕了!”村黨支部書記王賀剛表示,“下一步,我們將持續(xù)幫助村民解決香椿銷售難題,并進行香椿管理技術(shù)、銷售技能培訓指導,切實將香椿產(chǎn)業(yè)做大做強做名,讓百姓盡享鄉(xiāng)村振興成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