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集鎮(zhèn)最美戰(zhàn)“疫”人之暖心“花墊奶奶”
突如其來的疫情,打破了原本熱鬧的春節(jié),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“疫”就此打響。然而,越是艱難的時刻,溫暖越能直擊內心,充盈著每個人的心田,給人希望和力量。
她叫姚玉芝,家住新集鎮(zhèn)洪峰寺村,1933年生人,是一位87歲高齡的離休干部。疫情肆虐,這位老人用自己的熱心書寫著溫暖,用暖心的行動感動著身邊的人!
“千言萬語”感黨恩
老人精神瞿爍,一點也不像八十多歲的人,談及過往,她自豪又略帶遺憾的說,“我十幾歲就到廣東部隊衛(wèi)生所當兵,處在抗美援朝特殊時期,一直跟著部隊輾轉各地,因工作崗位不斷調動,寫過十幾次入黨申請,卻一直沒有如愿”,“但我始終要求自己做到聽黨話、跟黨走”,“感謝黨的好政策,讓我享受這樣好待遇”,言語中飽含著對黨的感恩和深情。
平日里,她熱心助人,一直幫忙給村里人看病,是村里出了名的“熱心腸”。村里誰家老人孩子頭痛腦熱、媳婦生娃,她都主動幫忙搭把手。老人年齡雖大,思想?yún)s先進,全力配合村里工作,在環(huán)境深度整治中,她先將自家清理徹底,帶動周邊多家住戶。村民們都說,她家院里院外總是最干凈、保持最好的。
千元積蓄表心意
由于年歲已高,腿腳已不利索了,老人平時不大出門。當她從電視新聞里得知,國家出現(xiàn)了嚴重疫情,又從家人口中得知,村子已開始加嚴管控、24小時設卡執(zhí)勤,她打定主意,要為村子做點什么。
得知村里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們,在單薄的帳篷中,漆黑的夜里堅守崗位,她既著急又心疼,急的是無法親自上陣出力,更心疼大伙在艱苦條件下堅守。于是她決定拿出1000元積蓄,親手交到村書記姚立敏手中。姚書記本想婉拒她,想著她歲數(shù)大了,身體不好,錢留著自己看病用。她堅決表示“自己老了出不上力,捐點錢,也算為村子疫情防控盡點心,一定要收下”。
“千針萬線”融真情
去過村子卡點后,回到家里每每想起執(zhí)勤人員頂風冒雪,日夜在村頭執(zhí)守,姚玉芝再也坐不住了,時常跟家里人嘮叨“這數(shù)九寒天的,在村頭卡口的志愿者們多冷啊”、“年輕人可不能著涼做病”。
一天收拾東西,她看見了幾個自己做過的花墊。平日里在外邊坐著怕涼,就學會自己做花墊,也經(jīng)常送給周邊街坊鄰居,而且越送越多、越做越熟,沒事兒就把家里穿的舊衣服、廢布頭攢起來,做成五顏六色的花墊子。年歲大了,針線活漸漸放下了。
看到花墊,她決定再親手為卡點執(zhí)勤志愿者們做一些。87歲的她,再次拿起針線,整天坐在家里炕頭,一針一線縫制著花墊。傳統(tǒng)的花墊看著精美簡樸,制作工序卻有些繁復,尤其是花面需要把每個布頭疊成規(guī)則的小角,再逐一排布好縫結實,但老人一干就是一月余,堅持為大伙縫制了十多個。當她顫顫巍巍把親手縫制的坐墊,送給執(zhí)勤人員,大家都倍感溫暖、也深受鼓舞。
姚玉芝年齡雖大,但身在家中,心系一線,初心不改、紅心向黨。她用暖心的捐贈和千針萬線縫制的花墊,溫暖了戰(zhàn)“疫”一線人員心,堅定了逆行堅守的信心決心,更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民,真正為疫情防控做點“事兒”、盡份心。
感謝姚玉芝,感謝所有像她一樣為戰(zhàn)勝疫情盡心竭力、無私奉獻的人們,你們是新集戰(zhàn)“疫”中最美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