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夏天很快樂,是這樣的!
二十年前的夏天,
沒有空調,沒有冰箱,
連風扇都用得很少,
但是依然過得很快樂…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西瓜都透著一股熱氣,那個時候家里沒有冰箱。接一盆涼涼的水,把西瓜放里邊泡半個鐘頭。
或者就直接把西瓜放進水井里冰鎮(zhèn),這就是“天然的冰箱”~午覺睡醒之后來上一塊,爽!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冰棍兒都是推在小車上賣的,街道邊口吆喝一聲,一群孩子呼擁而上,一毛錢一根,貴的沒有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只有幾毛錢一瓶的橘子汁兒
喝完以后瓶子還要還給小賣部。
后來有了,一毛錢一袋兒的冰水兒
一時間風靡了整個夏天,人手一袋兒
那酸爽,你還記得么
就連逢年過節(jié),一瓶健力寶
就可以讓我們高興很久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姥姥手里的蒲扇就是最好的驅蚊水,伴隨著陣陣涼意,孩子進入了甜甜的夢鄉(xiāng)。
如果還是被蚊子咬了,還有水仙牌風油精,綠綠的小瓶子,只要聞一下,瞌睡就一掃而光。
有時候搬著凳子在大門口寫作業(yè),
奶奶和弟弟坐在旁邊給我扇著蒲扇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那時候我們沒有空調,
天熱了就去大街上打地鋪,
一家老小都坐在席子上。
那臺放在桌子上的小小的風扇,你還記得不,那種會搖頭的座扇很暢銷,風力特別強勁的...
不記得上面的沒關系,那你肯定記得客廳或者堂屋都會裝一扇大吊扇,呼呼生風,特別涼快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白色老頭背心+竹子靠椅+紙扇
基本上每個爺爺都有這樣一套過夏天的配置。
一天的太陽暴曬,
自來水管里流出來的都是熱水,
傍晚沖個涼,正好~
洗完澡擦干水,
還會擦上一層薄薄的爽身粉,免得長痱子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我們會不顧危險,瞞著爸媽,放學后和小伙伴在學校旁邊的河里游泳摸魚。
天氣越熱我們越是在外邊兒撒了潑的玩兒,海里、湖里、池塘里,基本上去洗過澡玩過水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下午的時候和小伙伴,找個陰涼地跳跳皮筋打打鳥,裝一口袋玻璃球,和大家趴在地上大干一場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不管什么年代,好像小時候都少不了這項,天氣再熱,都樂意和小伙伴們結伴去捉蟬,捉完了回去烤著吃,那肉叫一個香??!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滿心期待地打開電視,
卻發(fā)現(xiàn)今天是星期二,
停臺了。
于是會跑到新華書店,
那是為數(shù)不多幾個會開空調的地方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街坊鄰居找個有樹蔭的巷子口,
吹著若有似無的風,談天說地好不熱鬧。
或者下上幾盤象棋,
打發(fā)漫長的下午時光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每個小女孩的童年都有幾雙這樣的塑料涼鞋,五顏六色,好看又便宜。
男孩子最愛的“玩具”,
就是夏天午后的知了。
20年前的那個夏天
我們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好的條件,
但是那年夏天的我們總是快樂的...
有你的記憶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