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遷西:傳承剪紙藝術增收致富
10月28日,遷西縣灤陽鎮(zhèn)黃石哨二村剪紙藝人進行剪紙創(chuàng)作。
‘鳳凰棲牡丹’的難度很大,下刀時一定要保持垂直,手勁兒要足,千萬不能猶豫!”安海紅正在耐心地教導前來學習剪紙的村民。作為遷西縣灤陽鎮(zhèn)黃石哨二村剪紙藝術的傳承人,50歲的安海紅一有時間就會把心思撲在剪紙上,一張張普通的宣紙在她的雕刀下變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藝術品。
灤陽鎮(zhèn)黃石哨二村是遷西縣遠近聞名的“剪紙村”,獨特的剪紙工藝源于清朝末年,如今已成為珍貴的民間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據(jù)安海紅介紹,這村的剪紙技術之所以獨特,是因為他們在繼承傳統(tǒng)手法之外,又吸收了河北武強木版水印窗花及皮影雕刻等民間傳統(tǒng)藝術,以宣紙為原料,用銳利的雕刀手工摳刻,然后點染著色。以“陰刻”和“色彩點染”為主的獨特手法,使得作品生動優(yōu)美,色彩絢麗,極具觀賞價值。
安海紅說,黃石哨二村的剪紙題材有花鳥、草蟲、人物、山水等六大類,節(jié)慶、禮儀、張貼、懸掛等10個系列,總計約有300多種。其中,以吉祥納福為主題的作品更受游客青睞?!皩W習剪紙要有足夠強大的毅力!好的作品,傾注著作者的專注和耐心!也只有完美的作品我們才會出售給顧客?!卑埠<t的臉上透著一種匠人具有的堅毅,剪紙也使她每月增收1千余元。
“只要有時間,我就會去找安姐學習剪紙,一是自己喜歡,二是可以增加收入。兩年多的學習時間,我已經(jīng)能獨立完成5套題材啦!”村民袁小英作為學習剪紙的愛好者,她的加入為年輕人開了個好頭。據(jù)了解,村里精通這門“手藝”的有數(shù)十人,但基本都已上了年紀,如何將祖輩傳下來的剪紙技藝發(fā)揚光大,村里的干部可謂是費盡心思。
黃石哨二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安海濤個人出資3千余元,購買畫框、刻刀、模具、塑封機,騰出一間辦公用房專門用作剪紙工作室,外出考察,邀請媒體,動員村民……在傳承剪紙技藝的路上,作為黨員干部的他從未停下腳步。安海濤信心滿滿地說:“絕對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丟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,剪紙就是全村人的‘鄉(xiāng)愁’!我們要把剪紙這個非遺‘名片’,打造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產(chǎn)業(yè)項目,讓老百姓在傳承剪紙技藝中增收致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