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 王 連載二
七
機場。夏瀚祥和夏遠登上了飛往西南方面的航班。
飛機轟鳴著沖上藍天。
八
碧霞湖。
湖邊座落著一間低矮簡陋的小木屋,屋前有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板。
田順從屋里扛出一塊木牌,將木牌插在青石板旁。牌子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:嚴(yán)禁捕魚釣魚。
茂密的叢林中鉆出幾個年輕人。他們手里拎著提包,順著山坡拐到一個僻靜的湖灣。
提包打開,里面是雷管和炸藥。
一青年:“快點快點,今天炸個痛快,你們就等著撈魚吧。”
另一個青年裝好導(dǎo)火線,掏出打火機正要點火,猛聽脊梁骨后面“嗖”地一聲,一把亮晃晃的魚叉直直地插在他的腳后跟旁。
田順怒眉瞪眼地站在他們身后:“你們誰敢炸魚,我叫他前后胸穿倆窟窿!”
那青年嚇得臉色發(fā)白:“媽吔快跑,這老頭惹不起,他真敢下家伙!”
幾個年輕人扔下東西,倉惶而逃。
九
清靜雅致的小餐館,窗明幾亮,音樂舒緩。
石水根幾杯酒落肚,臉上泛起了紅暈。
江帆手指著墻邊的竹釣竿:“水根,你這把釣竿是啥寶貝?大老遠帶著它多麻煩。把它扔掉,明天我送你一把美國紅狼,最高級的。”
石水根笑了笑,走到墻邊拿起那把竿,兩手用力一揻,把竿兒揻成了一個圈。
“嚯,好韌性!”江帆贊嘆道。
“你可別小瞧了這把竿,”石水根有幾分得意,“江記者,你知道它值多少錢么?”
江帆不屑地:“一根破竹子,能值幾個錢。”
石水根豎起三個指頭:“三十萬美金。”
“三十萬美金?”江帆噗哧樂了:“水根呀水根,你牛吹得也忒大了。這是竹子不是金條。”
“信不信由你。”石水根從褲兜里掏出一根細繩,把揻成圈狀的釣竿捆扎好。
江帆拿過釣竿細細端詳:“看來這玩意兒還真有些來歷。水根,說給我聽聽。”
石水根:“這把竿是用我們碧霞湖的金絲竹做的,傳到我?guī)煾凳掷镆呀?jīng)有幾百年歷史了。兩年前,臺灣有一位億萬富翁托人找到了我?guī)煾担_價三十萬美金要買下它。師傅連眼皮都沒眨,硬是不賣。”
“這可是天價呀,你師傅為何不賣?”
石水根語氣一沉:“江記者,你知道那位臺灣富翁是誰嗎?”
“誰?”
“夏瀚祥!”
“臺釣王夏瀚祥?”
石水根點點頭:“你可曉得此人的來歷?”
江帆:“夏瀚祥是臺灣赫赫有名的釣魚高手,也是臺釣技法的創(chuàng)始人。去年夏天,他在海上釣了一條一百三十公斤重的馬林魚,震驚了海內(nèi)外。各種媒體紛紛報道,《神州釣魚》也登載了一篇文章,題目叫《當(dāng)代老人與海》。”
“那篇文章我看過,釣海魚算不上真本事。”
“我搞不明白,夏瀚祥為啥要買金絲竹釣竿,他和你師傅有啥關(guān)系?”
石水根:“說來話長,先不說這個。江記者,我從《神州釣魚》雜志上還看到一條消息,這次釣王杯比賽,你們特意邀請了夏瀚祥。”
江帆:“是呀,大賽組委會專門給他發(fā)去了特邀函。希望他能來北京觀摩比賽,推廣臺釣技術(shù)。遺憾的是,他沒來。”
石水根:“不,他已經(jīng)來了。”
十
公共汽車像一只紅色甲蟲,在山路上忽隱忽現(xiàn),左盤右旋。車至高處,但見群峰連綿,古樹參天。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溪猶如斷了線的珍珠項鏈,被造物主隨意地一扔,扔得遍地璀璨,美不勝收。
夏遠被車窗外的景色陶醉了:“爺爺,想不到家鄉(xiāng)這么美,真是世外桃源,人間仙境啊。”
夏瀚祥此刻心潮起伏,望著故鄉(xiāng)的美景,聞著碧霞山區(qū)特有的清新空氣,他不禁詩興大發(fā),朗朗吟道:“浮云一別后,流水五十年。他鄉(xiāng)生白發(fā),回時見青山。倏忽霞煙里,猶夢釣魚船……”
夏遠眉飛色舞:“爺爺,咱們不要回臺北了。在這安個家,過過神仙的日子。”
夏瀚祥大笑:“好呵好呵,你這話正合爺爺心意。這次回來,爺爺不想走嘍。朝為碧霞客,夜做釣魚翁,后半生與神魚相依相伴,何等的消遙自在喲。”
“爺爺,瞧您又來啦,神魚究竟有沒有,鬼才知道。”
“當(dāng)然有,當(dāng)然有。”夏瀚祥滿臉愜意,儼然成竹在胸。”
十一
火車站月臺。江帆為石水根送行。
石水根將一張紙條遞給江帆:“這是我家鄉(xiāng)的地址。我們那兒是有名的百湖之鄉(xiāng),山美水美,有各種各樣的魚,那可是垂釣者的天堂呵。”
江帆:“我看下屆釣王杯就選在你們那里舉辦,如何?”
“那太好了。江記者……有件事我想告訴你。”石水根猶猶豫豫地:“咱倆是好朋友,我才透露給你,千萬莫對外張揚。“
江帆迷惑地瞪大了眼睛。
“你聽說過伽藍魚么?”
“伽、伽藍魚?從未聽說過。名字好怪,有幾分佛教色彩。”
“伽藍魚是我們碧霞湖里的神魚,六十年才出現(xiàn)一次。今年正好是它的一輪甲子,神魚要顯靈了。”
江帆被這云山霧罩的話弄得啼笑皆非,他忽然懷疑石水根是不是哪兒出了毛病。
“水根,想不到你年紀(jì)輕輕的還信迷信。神魚要顯靈,天方夜譚嘛。”
“江記者,我不騙你。還記得我跟你提起夏瀚祥嗎?如果你想見到他,如果你想見到伽藍魚,如果你想知道天底下誰是真正的釣王,千萬記住:陰歷八月十五以前,請你到碧霞湖來!”
江帆渾身一凜,隱隱感到有一種神秘的東西向他撲來。
十二
碧霞縣縣城。一座歷史悠久,有著古樸風(fēng)貌和現(xiàn)代景觀的城鎮(zhèn)。十幾層高的賓館大樓座落在綠樹蓊郁,鳥語花香的新城區(qū)。
賓館服務(wù)臺,一位漂亮的領(lǐng)班小姐正在為夏瀚祥辦理住宿登記。
“二位先生,請問有身份證嗎?”
“哦,我們有護照。”
領(lǐng)班小姐接過護照仔細看了看:“夏先生,我們馬上安排最好的房間。”
領(lǐng)班小姐叫來一位男服務(wù)生,然后把一張卡片遞給夏瀚祥:“兩位先生請上六樓。”
男服務(wù)生隨手拎起一只大旅行箱,引領(lǐng)夏瀚祥和夏遠上了電梯。
領(lǐng)班小姐抓起電話:“喂,政府辦公室嗎……”
十三
傍晚,賓館一樓的咖啡廳里。
夏瀚祥靠在沙發(fā)上,饒有興趣地欣賞墻上的一幅水墨畫《秋江垂釣圖》。
夏遠叫了兩杯咖啡,邊喝邊問:“爺爺,您說石水根的釣法怪不怪?現(xiàn)在大陸流行的幾乎都是您的臺釣法,可他卻獨樹一幟,還奪得了釣王杯。依我看,他背后肯定有高人指點。”
夏瀚祥皺著眉,用小勺輕輕攪動杯里的咖啡:“這個石水根很有來頭。你注意到他手里的那把釣竿了嗎,那是青木爺爺?shù)慕鸾z竹釣竿。兩年前,我出三十萬美金都沒得到它,想不到現(xiàn)在居然在石水根手里。阿遠,看來咱們?nèi)ケ滔己跋纫~情,不可冒然行動。”
“爺爺,您真要釣伽藍魚?”
“我行殊未已,何時復(fù)歸來。五十年的線放得太長了,如今是到了收線的時候啦!”
兩個中年模樣的男人走進咖啡廳。一位是碧霞縣縣長徐景暉,一位是政府辦公室主任侯方。
侯方走到夏瀚祥面前,笑容可掬地:“請問,您是從臺灣來的夏瀚祥先生?”
夏瀚祥一愣:“哦,是的,我是夏瀚祥。”
“哎呀,失禮,失禮。我叫侯方,是縣政府辦的。”侯方指著徐景暉:“這位是剛調(diào)來我縣的徐縣長,今天特意前來看望夏老先生。”
“哦,徐縣長,打擾了,打擾了。”夏瀚祥有些不知所措,忙站起了身。
徐景暉風(fēng)趣地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更何況夏老先生是臺灣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賈,著名的釣王。小縣有失遠迎呵,還請夏老多多包涵。”
夏瀚祥驚訝地:“徐縣長,你不會是搞情報的吧,我這點底子你怎么全知道哇?”
徐景暉哈哈笑道:“夏老先生,我也是兩小時前才知道的。喏,您看看這個。”徐景暉舉起手里的一本《環(huán)球名人》雜志,封面是夏瀚祥與那條大馬林魚的合影照片。
“這本雜志是那位領(lǐng)班小姐的,徐景暉指了指服務(wù)臺:“多虧她心細,一眼就把您給認(rèn)出來了。剛才,我讀了上面介紹您的文章,實在是萬分敬佩。尤其是您在海上勇斗馬林魚的那一幕,既驚心動魄,又令人羨慕不已呀。”
侯方插話:“徐縣長和我都是釣魚迷,釣癮大得很哩。最近我學(xué)了您的臺釣技法,用小鉤細線釣大魚,既靈敏又過癮,受益匪淺呢!”
“見笑見笑。”夏瀚祥沒想到自己的家鄉(xiāng)也有人學(xué)臺釣,心情頓時無比舒爽。“鄙人的臺釣法只適于竟技比賽,經(jīng)不起大風(fēng)大浪。其實,真正博大精深的仍屬傳統(tǒng)釣法。從姜子牙當(dāng)年垂釣渭水直到如今,民間的傳統(tǒng)釣法可謂五花八門,源遠流長呵。”
“爺爺……”夏遠在一旁捅了捅夏瀚祥。
“哦哦,對不起,走板了,走板了。”
徐景暉笑問:“夏老,您此次光臨本縣是……”
夏瀚祥:“我就是碧霞人呀!”
“喲,沒想到?jīng)]想到,”徐景暉喜出望外,“夏老先生,您這是衣錦還鄉(xiāng)呵。侯主任,快去餐飲部備一桌酒席,我要為夏老接風(fēng)洗塵!”
十四
酒桌上漾溢著歡快的氣氛,徐景暉頻頻舉杯:“來,為夏老先生重歸故里,再干一杯!”
幾只酒杯碰在一起,發(fā)出清脆的響聲。
夏瀚祥被徐景暉的熱情好客所打動,他干下一杯酒,笑道:“徐縣長,憑我這雙眼睛看得出,你是個精明的領(lǐng)導(dǎo)。用我們釣魚人的話說,你已經(jīng)占有了天時、地利,是不是想釣一條大魚呀,呵?哈哈哈……”
徐景暉和侯方面面相覷,心照不宣地跟著大笑起來。
“開個玩笑,開個玩笑。”夏瀚祥笑罷,一本正經(jīng)道:“徐縣長,實不相瞞,我這次回來就為了兩件事。”
“噢?哪兩件事?”
“第一,我是喝碧霞水長大的,總不能空著手回來吧?我打算給縣里投資,為家鄉(xiāng)建設(shè)盡點綿薄之力。
徐景暉興奮地:“夏老先生,太感謝您了!家鄉(xiāng)眼下正在搞對外開放,招商引資,能引來您這么一只金鳳凰,真是求之不得呀。”
“都是自家人,何必客氣。投資項目由你們定,我只管出錢,出多少都可以。”
侯方:“那您的第二件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