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龐夫婦的一天
4月15日,星期六。7點10分,老龐夫婦像往常一樣準時來到栗鄉(xiāng)廣場。
這幾天,廣場北側部分商戶亂扔垃圾、占道經營的現(xiàn)象有所抬頭。為配合縣城開展的“城市管理月”活動,今天老倆口決定對這些商戶進行一次“專項整治”。
A美容店是個典型,雖經多次勸阻,仍不見好轉,老倆口決心先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。果然,A美容店門前照例散落著一些果皮紙屑,兩塊宣傳牌匾隨意豎立在便道上。一名女店員老遠見他們走來,一溜煙兒鉆進店里。“姑娘,便道上不許倒垃圾,你們今天怎么又……”老龐的語調很和氣。“哦,知道了。一會兒就收走。”女店員隨口應付著。“便道上的廣告牌呢?昨天不是說好不擺了嗎?”老龐接著問。“周六擺擺也不行嗎?”“不行。”老龐態(tài)度很堅決。見女店員光說不動,老龐的老伴便自己動手去掃垃圾。這時美容店經理匆匆走了出來,“大媽,真不好意思!怎能勞您親自打掃呢?”說著搶過老人手中的掃帚。“劉經理,”老龐趁機做起思想工作。“如今縣城建設的一天比一天美,咱美容院也該注意一下自己形象,別光顧為小伙兒大姑娘包裝,門面也得美美容,是不?”說得那位劉經理忍不住連連點頭。“對,我們也得為城市建設出把力。這廣告牌匾沒得說,撤!”……
出了美容店,老倆口又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十幾家商戶。當他們最后走出S手機店,已是晌午時分。
老龐叫龐玉華,老伴樊淑霞,兩人一個73歲,一個68歲,都是退休多年的老干部。雖然已是古稀之年,但當他們發(fā)現(xiàn)栗鄉(xiāng)廣場北側車輛亂停亂放、門店亂扔垃圾等現(xiàn)象嚴重,日益影響縣城形象和群眾生活,便萌生了義務幫助城管人員維持廣場環(huán)境秩序的想法。“您們這么大歲數(shù)了,干嘛去受那份累?在家好好享福得了!”子女們對此紛紛反對。“可我們在家也是閑著,不如出去干點事兒,既鍛煉身體,還能為社會做點貢獻!”磨叨來磨叨去,最終老倆口說服了子女和親屬。
從此,在熙熙攘攘、車流如織的栗鄉(xiāng)廣場,人們常看到這兩位不穿制服的“城管監(jiān)察志愿者”。雖說是義務工作,但他們早出晚歸,工作特別賣力氣,連禮拜天都顧不上休息。后來有關部門將他們聘為城管監(jiān)察員,并配備了紅袖標和小喇叭,專門負責維護栗鄉(xiāng)廣場環(huán)境秩序。在他們事跡的感召下,縣城成立了老年城管監(jiān)督隊,城管監(jiān)督員增至17人,全來自不同戰(zhàn)線的退休老干部。大家團結協(xié)作,各管一段,干起工作來個個認真負責,使得縣城一些主要路段的環(huán)境秩序大為改觀。
中年草草吃過飯,老龐老倆口又來到栗鄉(xiāng)廣場。星期天廣場人流量大,他們放心不下這里的環(huán)境秩序。
下午兩點多,一輛小轎車斜停在移動通訊大廳門口,下來一個戴墨鏡的年輕人,嘴上叼著支香煙。老龐忙迎上去,微笑著說:“小伙子,大廳前不允許停車,請你把車停在便道南側。”“我交話費,就5分鐘。”年輕人有些不耐煩。“大侄子,你瞧,凡到廣場辦事的機動車都停在了南側,咱也得遵守規(guī)矩,是不是?”一旁的老伴展開了政治攻勢。“你們是什么人?多管閑事!”“我們是城管監(jiān)督員,負責廣場的環(huán)境秩序。”老龐不卑不亢地說。“什么員不員的?我就停這兒!”“違章停車可恥,遵規(guī)守紀光榮!”見年輕人蠻不講理,老龐索性用小喇叭廣播起來。或許是良心發(fā)現(xiàn),小伙子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,連忙將車停到指定地點,并誠懇地向老倆口道歉。
太陽快落山的時候,老倆口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。他們腰酸背痛,走路時抬腿都感覺費勁。兒女們忙端上可口的飯菜,他們吃得格外香甜。
夜晚躺在床上,兩位老人一時難以入睡。老龐問:“哎!老伴,你看今天咱們的專項整頓效果咋樣?”“不錯!”老伴滿足地答到。“商戶們都很支持咱們工作,A美容店這塊硬骨頭不也啃下來了嗎?”“倒是,可會不會反彈呢?”老龐顯得有些擔心。老伴沉吟了一會兒道:“也沒準兒,那咱就再做工作唄。咳!還是別瞎猜了。趕快休息,明天早點兒去,一看便知!”
終于,屋里扯起了和諧的鼾聲。
屋外,一鉤彎月已掛上中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