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臉
每個人平時都擁有一張笑臉,但所有的人都喜歡經(jīng)常看到笑臉。照相的時候,大家會一起喊“茄子”,目的就是落下個笑臉。窗口單位要求員工,對顧客起碼笑臉相迎,有的干脆在胸前再掛一個笑臉的標志。如果哪對顧客陰沉著、耷拉著臉,弄不好遇上較真的顧客真敢投訴你。專職從事禮儀工作的那就更不用說了,禮儀小姐為了一張笑臉,真得咬根筷子對著鏡子勤學苦練一番。
走在大街上,除了平和、友善、微笑的臉以外,你會遇上形形色色的臉。本來現(xiàn)在不愁吃不愁穿的,生活在當下這個社會應該說夠幸福的,可在有些人那里,真實的幸福指數(shù)就是寫不到臉上,或一臉肅穆莊重,或一臉憂傷愁苦,或一臉警覺提防,等等,基本沒有觀賞的價值。此外,自鳴得意、趾高氣揚的常有,謙虛謹慎、夾著尾巴做人的不常有;無視、冷漠、蔑視、傲慢、驕橫常常掛在有些人的臉上,那張臉根本不許你觀賞、讓你不敢觀賞,觀賞了,要么讓你作嘔不想吃飯,要么讓你一驚一嚇出身冷汗。不信,請你在腦海里逐個回放一下這些“微電影”:滿臉?gòu)擅牡臅r髦女走在大街上;滿臉霸氣的“富二代”駕駛著豪車;一個勢利眼同時遇到兩個人,一個有權有勢、一個沒權沒勢……
人的臉樹的皮,臉對于每個人太重要了。中醫(yī)有望聞問切,望,指觀氣色,說明人臉反映身心是否健康;臉是情之表,情是心之表,所以,臉與心即心理、性格甚至品格都有關。愁眉苦臉的,要么生理有問題,要么心理有問題。“七情”里面頭一個就是“喜”,說不差只有這一“情”對人身心有益,正所謂,笑一笑十年少,愁一愁白了頭,一張笑臉自己先受益。
雖然臉是自己的,但也是讓別人看的,所以對別人也很重要。社會心理學家有發(fā)言權,他們調(diào)查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一個簡單的微笑,甚至僅僅一次眼神的交流,都可以給他人的情感帶來很大影響。即使只是擦肩而過的瞬間,對方與你有眼神交流,不管有沒有微笑,你的感覺都比被當做空氣好很多。在人與人之間眼神交流相對較少的大城市,人們普遍感到孤獨,而孤獨感又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,它會削弱免疫系統(tǒng),導致血管硬化;在小城市情況更糟,對此人們覺得非常痛苦。值得注意的是,你給別人啥樣的臉,別人往往也會回贈給你同樣的臉,這也算以眼還眼、以臉還臉。說到這里,人們喜歡笑臉的原因找到了,不管男女老幼、美丑胖瘦,只要你是一張笑臉,給人的感覺就是青春靚麗、喜性陽光,就是賞心悅目、養(yǎng)心養(yǎng)眼,反過來,如果遇上個哭喪臉、戰(zhàn)斗臉、酸臉子‥‥‥,人們都會避之唯恐不及。
我們作為文明禮儀之邦,笑臉的占比今天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。有人說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趨于保守,國人性格內(nèi)斂,喜怒不形于色,看上去比較嚴肅,這么說只能持之以恒地對傳統(tǒng)文化進行改造了,這是個慢功夫;有人說,現(xiàn)在物欲橫流、心浮氣躁,明明沒壞事可就是沒好臉,這么說當下的我們就應該馬上努力了,這是個打緊活兒,否則,從此以后代代相傳,時間長了更不好改,后人追根溯源一定會追到我們這輩兒頭上。
人都說知足常樂,知足了,沒事自己就會偷著樂,睡著了都能把自己樂醒嘍,所以說,要想樂得知足。知足包括兩個方面,一個是對自己知足,一個是對他人知足。除己之外都是他人,以自己為圓心,把親戚關系、利益關系、交往背景、熟識程度等等作為半徑,可以畫出很多幅而且每幅上面很多不同半徑的同心圓。對家人、親朋好友、存在利害關系的這些“小半徑”的他人,知知足、笑一笑肯定沒問題,對“大半徑”的其他人知知足、笑一笑,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,要不陰陽臉這個詞給誰使呢。
任何人也離不開這個社會,離不開他人,無論這個他人離你這個圓心有多遠。有個口頭禪叫做離了誰都能過日子,但也不要忘了還有一句,誰敢說誰也用不著誰呢。微笑,會心的微笑,說明你擁有或即將擁有健康的身體、快樂的心情、美好的品格,微笑面對他人,你還會收獲他人的微笑,讓你的健康快樂美好比別人來得更早、擁有得更持久。常言道,與人玫瑰手有余香,與人微笑又何嘗不是心有余香呢。